1973年3月King Crimson樂團發行了他們的第五張專輯Larks' Tongues in Aspic「雲雀舌凍」,專輯名字是由鼓手Jamie Muir想出來的。肉凍在寒冷地區是很普遍的菜餚,因為煮熟的肉食涼了就自然就結成肉凍了。 而也真的有「雲雀舌凍」這道菜,用雲雀鳥舌頭放在蕃茄凍裡面,是古代皇宮貴族們之奢侈菜餚。1970年代真的有人做這道復古菜,但King Crimson用這菜名來嘲諷這種愚蠢的頹廢行為。
The Talking Drum「傳訊鼓」出在這專輯B面第二首,裏面共有6首曲目:3首歌曲與3首演奏曲。
此曲的梗鋪的很長,將近3分鐘。剛開始只有風聲,17秒開始有昆蟲飛翔的聲音,58秒開始有「非洲部落用鼓聲在向遠方傳遞訊息」。1分46秒時加入了低音吉他,與鼓聲組成了急促的底調;但此時仍在鋪梗,尚未進入主題。一直到2分48秒時,弦樂主旋律才開始浮上檯面,營造出懸疑的氣氛。4分33秒處又加入了緊張的音符(Mellotron電子琴)。如果戴耳機聽,更能聽出低音吉他在此曲裏的角色份量。
Larks' Tongues in Aspic在美國專輯排行榜最高達到61名,在英國達到20名。
當King Crimson於1971年12月發行第四張專輯" Islands "之後,對於未來的音樂走向,Robert Fripp與其他三位團員及作詞者Peter Sinfield的意見嚴重分歧,於是在1972年Robert Fripp就另外找了四個樂手成為新團員:
John Wetton – 低音吉他、主唱、鋼琴
Bill Bruford – 打擊樂器
David Cross – 小提琴、中提琴,、電子琴、電鋼琴,、長笛
Jamie Muir – 打擊樂器
加上他自己負責吉他、電子琴、電鋼琴,
錄製這張專輯的團員,左起:Jamie Muir, Bill Bruford, Robert Fripp, David Cross, John Wetton。Jamie Muir在專輯發行後的巡迴演唱中途(1973年)就退出了樂團,也離開了音樂圈。
1967年8月,Michael Giles(鼔手)與Peter Giles(貝斯手)兄弟當時在多塞特Dorset郡(英國西南部)的幾個樂團裏演奏。他們決定要自組樂團而登個廣告找歌手,結果來應徵的Robert Fripp是吉他手,也不會唱歌;不過他們三人還是組成了Giles, Giles and Fripp樂團,只發行了一張唱片而並不成功。
為了擴展他們的音樂領域,他們又找了鍵盤樂器手/吹奏樂器手Ian McDonald加入樂團,McDonald又將他的女友Judy Dyble(Fairport Convention樂團的主唱)也拉入樂團;不過時間非常的短暫,當McDonald與Dyble戀情告吹時,Dyble就離隊了。Ian McDonald又拉了他的朋友Peter Sinfield(Creation樂團成員)來寫歌詞。而Robert Fripp對Peter Giles的樂風沒有興趣,又找了朋友吉他手/歌手Greg Lake加入樂團,想取代Peter Giles或是Fripp他自己想離開;最後是Peter Giles覺得這個樂團沒有前途而離開了,Greg Lake就成了貝斯吉他手/主唱。
1968年11月30日這個新樂團成立了,由Peter Sinfield想出了團名King Crimson「深紅之王」;但在這裡King Crimson指的並不是傳說中的Beelzebub「蒼蠅王」– 被視為是引起疾病的惡魔。Fripp解釋這裏的Beelzebub是取自阿拉伯文"B'il Sabab"的音,意思是「生活有目標的男人」。然而在歷史上"crimson king"是指一個君王的國度裏有內亂與血腥殺戮。在那個時空,這團名就是暗批美國在越南的軍事行動。
1969年時的團員,由左至右:Robert Flipp吉他, Ian McDonald顫音琴/鍵盤樂器/管樂/歌手, Michael Giles鼓手, Greg Lake貝斯吉他/歌手。
King Crimson首次受到注目,是在由滾石樂團帶頭的倫敦Hyde海德公園免費演唱會中演唱(1969年7月5日);而他們的首張專輯"In the Court of the Crimson King"於該年10月發行,最高到達美國告示牌Billboard排行榜28名;雖然在商業上不算大勝,但是受到搖滾樂界許多樂手的推崇與讚賞。
當在美國巡迴演唱的時候,團內起了路線之爭,Giles與McDonald希望走柔軟與羅曼蒂克的風格,Fripp(此時樂團由他帶領主導)要走前衛陰沉的路線;Fripp想辭職,結果是Giles與McDonald覺得「Crimson King是你在領導,所以還是我們走吧。」1969年12月16日在美國舊金山的演唱完畢後,大家就散了;Robert Fripp找了新團員繼續走下去。
由於King Crimson並非以賺錢為目標,而是致力於摸索實驗不同型態的曲風;不像一些有高額商業利潤的樂團,即使團員不合,但為了錢大家還能合作。King Crimson缺乏這種誘因,猶如是前衛搖滾訓練班,許多新進團員覺得志不再此,就走人另求發展。但也因為成員的不同,日後每張專輯的曲風也相異。
在這樂團第一代的1969~74年之間,這個編制3至6人的樂團,除了勞伯·福瑞普Robert Fripp (1946-)自己一個人是固定團員,前後就有16名樂手進出此團,這還不包括一些來客串錄音的樂手。1969~74年間共發行了7張專輯,卻沒有任何兩張專輯是由相同組合的團員完成的。1974年Robert Fripp對樂團的活動心生倦意,加上團員意見不合;他原想退居幕後當經理就好了,但其他團員沒興趣,大家就解散了。
1981年Robert Fripp又想組團了,先找了King Crimson在1973-74年間的鼓手Bill Bruford,又再找了兩名美籍樂手,組了新團Discipline「紀律」,在同年10月又把團名改回King Crimson。有了新團員的加入,樂風融入了些當時流行的新浪潮New Wave音樂風格。此第二代的King Crimson共發行過3張錄音室專輯,都由相同的團員完成。1984年Robert Fripp對樂團工作方式不滿意,再度解散了樂團。
King Crimson數度重組/解散,樂團活動期間在1969~74 (7張專輯), 1981~84 (3張專輯), 1994~2004 (3張專輯), 2007~09; 2013年9月Robert Fripp又宣佈新的King Crimson組成了-有老團員也有新成員。
2016年的King Crimson
King Crimson 1995年在日本演奏此曲(0:0~3:01),其中只有Robert Fripp (戴眼鏡/深藍上衣的吉他手)與Bill Bruford (白襯衫黑領帶的鼓手)在當年參與了錄製這張專輯。
* 相關文章 :
Cat Food 貓食 - King Crimson
Sartori in Tangier 義大利人在摩洛哥 - King Crimson
I Talk to the Wind 風中獨白 - King Crimson
留言列表